关闭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身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始建于1993年),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主要专业院部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生物化学、微生物教学小组。后为适应新时期医药领域发展需求,突显中国药科大学在发展药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办学优势,拓展办学方向,200311月,生物制药学院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下设四个系(生物药物系、生物化学系、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微生物与合成生物学系)、一个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和一个编辑部(药物生物技术编辑部)。学院现有生物制药(拔尖创新班)、生物制药、生物技术、海洋药学、药学(中外合作办学)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制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基础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江苏省品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海洋药学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海洋药物学学术学位博士点,生物与医药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点,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学、海洋药物学学术学位硕士点,生物与医药(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硕士点。其中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该学科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我国该学科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科。学院依托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组建了“药物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交叉学科,2014年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的支持。“生物学”一级学科于20183月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的立项,2019年正式开始招收博士生,2023年再次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四期建设项目。自2018年“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以来,五年来发展态势良好,排名逐年上升近200位;20239月,“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学科也首次进入了ESI全球前1%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含博士后13人),专职行政人员6名,辅导员10人(不含2+2辅导员1名),其他专技1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34人,副高级46人,中级30人;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副研究员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为69.83%,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97.4%。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4名(含杰青、长江、万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6名(含四青),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名,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江苏省特聘教授3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5名。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项、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项,江苏省双创团队1项,双创人才2项,双创博士5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2人,优秀青年基金2人,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资助3项。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872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712人。学院一直秉承教育为先的理念,在生物制药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带动教学团队发展,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金课1门、省在线开放课1门、省级多媒体课件奖7项。在学生培养上学院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型、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本科生的培养方面,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化学、生命科学、药学、工学基础,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骨干人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立足于生物药物新技术研究平台,通过国家、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使学生掌握生物医药研发的核心技术和药物创制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学院近年来新增9家院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增加了校企互动,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学院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较高,深受业内各企事业单位好评。

学院的科学研究是在国内最早创办生物制药专业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和融合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和研究趋势,充分发挥生物学、药学等学科特色,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组建研究集群,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交叉渗透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院已成为我国生物药物和生物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现有1个教育部“111”引智基地(药物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江苏省生物药物成药性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平台。20194月,学校依托学院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中心成立Michael Levitt诺贝尔奖工作站。2015年以来,学院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临床批件2项。近5年来,学院共主持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课题25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80余项,与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转让协议170余项;申请专利数199件,专利授权数151件;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500篇。

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领域,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境外研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同时学院每年会派出多名研究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联合培养以及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研讨会及论坛以拓宽学术视野,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国际化教育的机会,2014年,学院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建立了本科生“3+1”联合培养计划;2022年,学院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3+1+1”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及开展科研合作提供了更多宝贵的机会。

学院将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和“格物精业、济世致远”的院训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