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胡庆华教授团队在Acta Pharm Sin B和J Adv Res期刊发表嘌呤能P2受体研究相关成果

发布者:田野发布时间:2024-06-25浏览次数:382

胡庆华教授团队在Acta Pharm Sin BJ Adv Res期刊发表嘌呤能P2受体研究相关成果

近日,医学学科顶尖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影响因子: 14.7)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庆华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Macrophage P2Y6R activation aggravates psoriatic inflammation through IL-27-mediated Th1 responses”。药学院博士尹力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我校胡庆华教授、周梦泽助理研究员和苏州大学李环球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银屑病是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斑和鳞屑。在银屑病病灶中,天然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剧,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嘌呤代谢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炎症或损伤状态下,细胞会释放出核苷酸作为危险信号,内源的核苷酸通过与嘌呤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理反应,但嘌呤受体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揭示了嘌呤受体P2Y6R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研究P2Y6R在银屑病患者和银屑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和定位,发现巨噬细胞中的P2Y6R对疾病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具体机制方面,巨噬细胞在P2Y6R激活的条件下,通过PLCβ/p-PKC/MAPK信号通路释放IL-27,导致Th1细胞分化的增加进而促进银屑病的发生。与此同时,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结构改造得到的新型P2Y6R抑制剂FS-6可显著改善银屑病的症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综上,该研究揭示了UDP-P2Y6R轴介导免疫细胞间通讯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此外,基于本课题组针对嘌呤能受体的系列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11.413)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potential roles of purinergic P2 receptors on diseases: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s”的综述,系统介绍了嘌呤能P2受体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靶向嘌呤能信号的临床候选药物研发提供了前瞻性策略。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304506, No.82373887, No. 823737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723513)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4.06.008

                    https://doi: 10.1016/j.jare.2024.03.027



示意图